人世间被指惨痛,因关联户的三观扭曲令人不适?
人世间被指惨痛,因关联户的三观扭曲令人不适?
新年伊始,央视播出的第一部力作《人世间》在各大网络上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和口碑。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些观众开始对该剧的质量提出质疑,认为其三观扭曲,令人不适。《人世间》真的如观众所言,存在着三观不正的问题吗?接下来我们将对此进行分析。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三观。三观是指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世间》这部剧中,有一些情节确实引起了观众的不适,比如骆士宾这个角色。在原著小说中,骆士宾只是一个富有的大款,但在剧中,他成为了一个富有商业头脑的企业家,同时带有残疾,回来要求与儿子团聚。一些观众对这一改变感到愤怒,认为骆士宾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不应该获得幸福。
然而,这个改编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回顾当时的年代,许多下乡知青都面临着不同的命运,骆士宾并不算最坏的。剧中通过一句话提及他是如何倒卖磁带致富的,而没有详细展现他的奋斗历程,这也是一种间接的呈现方式。这位企业家的出现吸引了周楠,这也更加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年轻人会被诱惑。
还有一些观众对演员的年龄选择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主要演员的年龄相对较大,但他们需要在剧中扮演年轻角色,这在视觉上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然而,从剧情角度来看,这是有必要的。毕竟,剧中涉及到年轻角色的情节较多,如果全部由年轻演员扮演,可能会导致后期戏份分割不清,角色转换不自然。尤其是在周秉昆与父亲的对峙场景中,演员的表现之精彩已足以支撑整个剧情。
《人世间》作为一部备受关注的电视剧,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争议,但我们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它的价值。正如每部作品都有其优点和不足,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事实上,这部剧已经引发了观众对于家庭、道德、人性等重要话题的思考和探讨,这正是好剧所应该具备的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部剧能完全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抵制那些引发思考和探讨的作品。相反,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各种类型的作品,从中汲取营养,促进自身成长。
《人世间》虽然被指三观扭曲,但它在剧情设置、角色塑造以及引发的观众讨论等方面,仍然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观众应该理性看待争议,不要因为个别缺陷而否定整部作品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到优秀的影视作品,推动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