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A服役十年为何不受重视?
99A服役十年为何不受重视?
为什么作为陆军的主战装备,坦克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99A服役10多年甚至都没有大的改进?
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在现代战争中,坦克需要面对武装直升机、攻击机等各种反坦克力量的攻击,作用已经被严重限制,这就是著名的坦克无用论。
首先我们要明白,武器装备的研发都是针尖对麦芒的,任何一件兵器出来都有极其明确的用途,比如说歼20就是为了对抗F22、F35,福建舰就是为了对抗美国的核动力航母,055、093、094皆是如此,用途很明显针对性很强。
那么99A呢?是为了对抗M1A2吗?显然不是啊,难不成艾布拉姆斯还能横渡太平洋登陆我国?
想通了这一点你就能搞清楚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国在主战坦克这一型装备上没什么大的动作了。
那么除此之外有没有坦克无用论的原因呢?我认为是没有的。
坦克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仍然十分重要,因为它在数量、后勤、人员培训和战场生存能力等方面仍然无可替代。
这就好像我们的东风17、东风21D能够有效克制航母,但它们能够代替航母吗?
虽然坦克要面对来自空中的威胁,但是武装直升机的问题一是生存能力相对较弱,再一个是飞行员的培养可比坦克手难多了,最重要的一点,武装直升机无法代替坦克攻坚和抗线。
坦克在大规模正面战争中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和战场生存能力,对步兵、装甲单位和低空目标都有威胁,虽然空中力量如武直和攻击机的存在极大的限制了坦克的发挥,但它们在作战部署、建造成本、乘员训练和后勤保养方面存在短板,导致其数量相对稀少。
此外,武直还需要面对来自机械化步兵单位的威胁,如步战车和防空火力,而反坦克火箭几乎无法击穿主战坦克的装甲,只有完备的反坦克火力组和带有反坦克导弹的步战车才能对主战坦克形成威胁。
因此,在绝大多数的战场环境下,坦克的性价比更高,战场生存能力更强。
回顾历史上的几次现代局部战争,坦克的应用确实受到一定局限,但这些战争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全面战争的大纵深条件。
例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和叙利亚战争,它们的战略纵深都没有超过航母的作战半径,战争规模相对较小。
海湾战争中美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先进的信息战能力、夜视能力和战斧导弹,这使得伊拉克的装甲部队根本就无法接近美军的坦克,M1A2在T72的射程之外就将其逐个点名了。
真正的势均力敌状态下,大规模正面战争才是坦克的主舞台,可以通过占领和控制敌方领土来实现既定战略目标。
现代主战坦克都具有极高的战场生存能力和对多种目标的威胁性,战斗一旦演变为持久战,高科技装备和武器极易消耗殆尽,这个时候坦克作为耐用和易于补充的装备就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在设想中的中美全面战里,当双方的先进武器和无人机耗尽后,坦克仍然可以在战场上持续存在,并对敌方部队构成威胁,这个时候你还有没有坦克还有多少坦克,可能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中国一直以来的战略定位是常规作战对抗和核武威慑,重视主战坦克的发展是符合这一战略定位的必然趋势,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独一无二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广袤的战略纵深,可以保证主战坦克和乘员源源不断的补充,对于中国来说,坦克是进行实控和推进的重要装备,而且在战场上具有强大的威慑力量。
总之,虽然坦克在现代战争中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但它在数量、后勤、人员培训和战场生存能力上的优势仍然使其不可或缺,
主战坦克在大规模正面战争中的性价比更高,战场生存能力更强,对步兵、装甲单位和低空目标都具有威胁。
在中国的战略定位中,重视主战坦克的发展是必然的选择,因此,坦克无用论并不成立,这与99A坦克更新换代与否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