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工作到底好不好,十年银行人告诉你真相
银行工作到底好不好,十年银行人告诉你真相
周末闲暇之余,来跟大家聊聊银行这份工作。
首先,来说说优势:
第一,银行作为政府背景的企业,依托国家保障,即使在市场化改革的大潮中,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北方或二三线城市,能进入银行工作堪称“门面担当”,在家庭和社会地位上都有着显著优势。
第二、银行因自身稳定性和盈利能力,吸引了众多高素质人才竞相角逐,招聘门槛普遍较高,如学历要求通常限定于211或985高校,部分核心岗位甚至需硕士研究生起步。这样的选拔机制使得每一位成功入职的银行人,都有种“过关斩将”的自豪感,拥有强烈的人才光环。
第三、虽然银行薪资并非行业最高,但其福利体系完善,五险一金、补充公积金、全面医疗保险以及各类节假日实物福利等应有尽有,更有员工食堂、健身房等配套设施,虽然细算下来实际金额或许并不多,但却能增加一份归属感。
第四、对于毕业生而言,银行提供的起薪相对较高,结合各项福利,整体收入颇具竞争力。尤其在刚步入社会阶段,无疑是一个理想的起点。
第五、随着年龄增长,银行的稳定性再次显现,不用担心被淘汰的风险,是不少中年人理想的安身立命之所。
再来说说劣势:
近年来银行基层员工面临的压力巨大,规章制度繁琐、学习考试频繁、考核指标严苛。特别是柜台操作人员,犹如铁窗内的劳作者,时刻被监控,不容许丝毫差错。
银行工作学习空间有限,大多数业务知识在工作初期就能掌握,后续不过是不断熟练运用,容易陷入温水煮青蛙的困境。
随着时间推移,许多银行人在工作5至10年后,往往会遭遇薪资瓶颈,难以突破。尤其许多服务多年的老员工薪资并无明显增长,难免心生寒意。
在银行内部,约1/3的员工拥有体系内关系背景,1/3则与监管或大客户有着密切联系,剩下的则是无背景却富有活力的实干型人才。这意味着,即便工作能力出众,若无关系背景支撑,晋升之路困难重重,久而久之,锐气就会被现实消磨殆尽。
作为一名从业十年的银行人,我建议:
有意进入银行体系的新人,如果有得选择的话,优先考虑利润中心,如公司业务部、资产管理部、私人银行部等,这些部门往往效益较好,有利于个人获得相对不错的薪酬及晋升机会。而非盈利部门如大堂经理、客服经理等,能脱坑早脱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