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的海棠树在邓颖超祖居开花了,她原来是光山人呀
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的海棠树在邓颖超祖居开花了,她原来是光山人呀
春日里,河南省光山县邓颖超祖居里的两棵海棠树开花了,白里透红,格外娇艳。这两棵海棠树是2005年从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移栽过来的,现在树径已有40公分,生长得非常旺盛。
邓颖超雕像安放在祖居里,鲜花簇拥。1978年邓颖超在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对河南代表说:“我父亲是河南光山人,所以我也是河南光山人。”
从西花厅移栽过来的海棠树属“西府海棠”,是周总理和邓颖超的最爱。邓颖超曾在《从西花厅海棠花忆起》文章里写到:“春天到了,百花竞放,西花厅的海棠花又盛开了。看花的主人已经走了,走了十二年了,离开了我们,他不再回来了……”
邓颖超祖居在光山县城白云巷里,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条巷子一座古宅院的门头上,镶嵌着一块由李瑞环亲笔题写的“邓颖超祖居”匾额。
邓颖超的父亲叫邓廷忠。1900年7月,八国联军进逼北京,邓廷忠以御前侍卫副将身份,护卫光绪皇帝及慈禧太后经山西太原抵达陕西西安,立下汗马功劳,次年擢升为广西南宁镇台。1904年2月4日,邓廷忠在南宁就职时,夫人杨振德生下一女孩,取名爱玉,“五四运动”后改名为邓颖超。
在邓颖超祖居院子里还有几棵长得低矮的铁杆海棠,是邓颖超的侄孙女栽种的,开得的是红花。
邓颖超祖居的影壁墙上写着邓颖超生前的题词:“我愿意倾听人民和妇女大众的意见,好使我知道怎样为人民和妇女的利益去奋斗。”
邓颖超一生素著德望,高风照人,她病重时在遗嘱里写到:“骨灰不保留,撒掉,这是在1956年决定实行火葬后,我和周恩来同志约定的。”邓颖超的祖居门前悬挂着党旗,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邓颖超祖居再现了当年她父亲在世时的家庭场景。
这块石头是随着两棵海棠树从西花厅运来的,现在摆放主厅醒目的地方。
邓颖超祖居占地7000平方米,分东、中、西三个院落,坐北朝南,前后两进。
邓颖超祖居现存房屋60多间,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典雅,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南方特点的清代建筑。
这座房子的房顶建得很有特点,房顶凹进留“一线天”采光,雨水顺屋檐流进房子里,房子内有排水道。
盛开的海棠花与马头墙相映,风景别样。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伟人已去,她留给后人的精神遗产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王天定文/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