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金一南的父亲,1955年授少将,两个儿子也是少将
他是金一南的父亲,1955年授少将,两个儿子也是少将
解放军中,父子都是将军的组合并不少,比如同是上将的张宗逊以及张又侠父子、张震与张海阳父子;再比如一门父子三将军的刘培善父子以及秦基伟父子。今天我们分享的也是一门父子三将军,其中父亲是开国少将,两个儿子也都是少将,而且次子非常有名气,他们就是金如柏父子。那么,金如柏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的两个儿子又是谁呢?
金如柏出生于1909年,江西永丰人,土地革命时期,江西是著名的革命之乡,成长于这里的金如柏也受革命思想影响,很早就开始参加革命运动。1930年,21岁的金如柏加入了红军,加入红军后,金如柏进入红三军政治部担任收发股股长,不久后他又被调到江西军区担任独立第三团的政治处主任。此后金如柏加入了红二军团,并跟随红二军团参加了长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金如柏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120师,金如柏被任命为三五八旅七一六团的政治处主任,主要负责团里的政治宣传工作。当时八路军刚到晋西北地区,周围的群众对八路军不了解,金如柏就亲自深入群众当中,主动向他们宣传八路军,并发动了一千余名青年加入八路军,促进了八路军在晋西北地区的发展壮大。解放战争时期,金如柏担任了晋绥野战军独立第三旅政委等职务,继续在西北军区从事政治工作,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建国后,金如柏被任命为解放军十三军政委,为巩固西南地区的边防做了很多基础工作。1955年授衔时,金如柏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此后金如柏又被调到昆明军区,担任了昆明军区第二政委,协助司令员秦基伟指挥并管理昆明军区,促进了解放军的现代化与正规化。
十年特殊时期,金如柏也受到冲击,并在1967年被撤销一切职务,同时也被关押起来。金如柏在土地革命时期属于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将领,所以他被关押期间,有人鼓动他写虚假材料,但金如柏是一个原则性极强的人,他坚贞不屈,始终拒绝书写虚假材料,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金如柏曾经对办案人员说:“我如果不负责任地乱写,将来你们还得一个一个地落实政策,给组织上找很多麻烦”。从这方面来看,金如柏不仅是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而且还是个始终为组织考虑的人。1972年,金如柏恢复自由,1977年,他被调到炮兵,担任了炮兵政委。1984年,金如柏因病去世,享年75岁。
值得一提的是,开国少将金如柏的两个儿子也都是少将军衔,其中他的长子名叫金一明,曾担任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的政治部主任,少将军衔。金如柏的次子名叫金一南,相比起来,他的次子更有名气。
金一南出生于1952年,1972年,20岁的金一南参军入伍,担任了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是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等。金一南的著述颇丰,有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在2009年还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同时,与父亲以及哥哥一样,金一南也是少将军衔。一门父子三将军,真应了那句“虎父无犬子”,让人不得不感叹金如柏教子有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