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出狱!35岁成中国首富,入狱是命中注定,还是另有隐情?
黄光裕出狱!35岁成中国首富,入狱是命中注定,还是另有隐情?
毫无疑问,没有黄光裕,就不会有国美,虽然黄光裕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上却仍有黄光裕的传说。
这个35岁便登顶中国首富的潮汕人,曾在资本市场翻云覆雨,却又在事业最巅峰时身陷囹圄。按照刑期,他最迟将于2021年出狱,但这些年来,“黄光裕出狱”的消息始终不绝于耳。
终于,在被关了11年半之后,黄光裕出狱了!据权威媒体称,国美官方或将于今日晚间宣布消息。
出狱后的黄光裕是否还能掀起滔天巨浪?我们暂且无从得知,今天,我们就来探寻下他的奇幻人生:一个出身贫寒的少年,如何改变了中国电器零售业的格局?他的入狱,是命中注定,还是另有隐情?
从“走私”电器开始
1969年,一个叫曾俊烈的小孩出生了,由于父亲黄昌义是入赘,他从小便从母性。直到他22岁时,才改回父姓“黄”,后在高人指点下再次改名——黄光裕,此名注定闻名于世。
由于家境贫寒,排行老二的黄光裕从小便与哥哥黄俊钦走街串巷,收购各家各户从海外流入来的废旧电器,并由哥哥组装好之后再卖出去。
就在黄光裕16岁那年,兄弟二人毅然辍学,用蛇皮袋装着收来的电器,北上内蒙古,开始了他们“投机倒把”的生意。
黄光裕与大哥黄俊钦
由于货品大多来自国外,兄弟二人在内蒙古很受欢迎,用最快的速度赚到了第一桶金,也用最快的速度惊动了“警察”——黄俊钦被抓了,被关了81天,货品没收。
这是黄家人第一次入狱,黄光裕侥幸逃脱,却没有因为害怕而逃回潮汕,而是奔向了更大的目的地——北京。
国美电器“初长成”
到了北京之后,黄光裕先是看上了服装生意,并决心从“行商”改做“坐商”。于是他叫来了还在内蒙古的哥哥,两人一起盘下了一家100平米的服装店,取名“国美”。
不过在服装生意开张的同时,黄俊钦却并未忘记老本行,于是“国美”成了一家奇怪的服装店,一半卖衣服,另一半则卖黄俊钦从内蒙古和南方拉过来的电器。
很快,对比产生了伤害,电器远比服装好卖得多,两人一合计,索性就关掉了服装业务,专营电器,“国美服装店”成了“国美电器店”,中国电器连锁业的霸主,就这么起步了。
不得不说,黄光裕兄弟遇上了一个好时机。改革开放,让那些本赤贫的家庭逐渐有所积蓄,也产生了对家电这种“高端货”如狼似虎的渴望,而兄弟俩有的,恰好是来自广东的源源不断的货源,这让他们狠狠发了一笔大财。
然而,疑似“走私”的问题,再次让黄家遇上了大麻烦,倒霉的黄俊钦二进宫了,而黄光裕又一次侥幸逃脱,在外地躲藏了许久,等风声过了才敢回北京。
等黄俊钦再次放出来,兄弟二人终于学乖了,电器这条路依旧光明,但路不能这么走——走私的方式不能再用了,要从正规渠道拿合规的商品。
1990年,随着国美销售的货品越来越多,黄氏兄弟开始采用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摆脱经销商,直接和厂家合作。该创新,也让国美电器成了毕竟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两年后,国美的全年销售额已经高达两个亿。
兄弟分家,一战成名
随着家电生意愈发红火,兄弟二人还介入了刚刚兴起的房地产市场,也正是因此,兄弟二人闹出了不和。进入房地产市场之后,哥哥的心思发生了变化,对电器已无暇顾及。
最后,黄俊钦分走了国美的房地产业务和六家门店,另起炉灶,兄弟二人正式分家。
虽然送了哥哥,但黄光裕很快便迎来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一位名叫“杜鹃”的中行信贷员——两人因贷款业务相识,并坠入爱河。
杜鹃
黄光裕入狱后,正是这个女人一手撑起了国美,给自己的男人留下了东山再起的希望。当然,此事暂且不表。
几乎同一时间,黄光裕又得到三位得力干将:张志铭、张玉栋和詹培忠。不久的将来,黄光裕将利用这三个人的脑和手,干出一番大事业。
妹夫张玉栋
1996年,黄光裕27岁,这是分家时哥哥的年纪,房地产梦也开始在弟弟心里开枝散叶——做零售太累了,还是像哥哥一样做房地产来钱快。
于是,黄光裕将张志铭推向了前台,全面负责国美的电器业务,而自己则潜心房地产业务。而正是在张志铭的带领下,国美打赢了迈向顶峰的一战。
1999年,国美在张志铭的带领下开始向外地进军,很快便以低价战略在各地攻城拔寨。然而此举也迎来了其它商家的强烈不满,2000年,全国9家彩电厂家召开了“彩电峰会”,形成价格同盟,共同抵制国美的压价行为。
但是对于国美来说,如果不降价,全国扩张的路就没法走。生死存亡时刻,国美给出的答案是“寸步不让”,一边高调宣扬不降价,一边策反价格同盟。
终于,联盟中的熊猫彩第一个反水了,直接跳水式降价,这一举动很快便被盟友纷纷效仿,价格同盟就此土崩瓦解,经此一役,国美电器在国内已无对手。
2004年,国美在全国60多个城市开了200多家店,销售额达到239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器连锁企业。而张志铭也成了国内“三张”的头号人物(另外两位是苏宁的张近东和三联的张继升),名声甚至盖过了黄光裕。
国美上市,35岁成中国首富
就在张志铭为国美开疆扩土的同时,另一边的黄光裕也开始了他在资本市场的翻云覆雨。
2000年,黄光裕通过詹培忠和张玉栋悄悄注资了港交所的一只“仙股”京华自动化——用出售三间办公室的代价(2568港元),便换来了第二大股东的位置。
两年后,黄光裕继续增资至1.35亿港元,在坐稳大股东位置的同时,连续释放利好消息,将公司的股价拉高了四倍。此后,黄光裕将部分股票套现7650万港元,持股比例定格在了74.5%。
同年,黄光裕实控下的京华自动化又以1.2亿港元现金和0.75亿港元股票,收购了同为黄光裕控制的一家百慕大公司。就这样,黄光裕通过左手倒右手,不仅得到了一家上市公司,还从市场白赚了6150万港币。
2002年7月,京华自动化更名中国鹏润,此后经过一系列的重组,黄光裕又将国美装入了上市公司的壳里,其后中国鹏润再改名为“国美电器”,黄光裕完成了借壳上市的最后一步。
在这整个过程中,黄光裕的总资产也达到了105亿之巨,登顶中国首富。
这一年,黄光裕35岁。
“一进宫”便误终身
2005年,黄光裕蝉联了中国首富,当时有人说黄光裕是花钱买排名,但他嗤之以鼻:我烦死胡润了,这个榜是个“通缉令”,谁上谁倒霉。一语成谶,2006年,倒霉降临了。
据当时报道,原北京中行行长、中国银行董事牛忠光被逮捕,曾在该行办过黄氏兄弟也被纳入了调查范围,一同被“请了进去”。
与哥哥的“三进宫”不同,这是黄光裕第一次未能逃脱抓捕,虽然调查不了了之很快就被释放,却在黄光裕的内心留下了极大的震动。
有惊无险过关后,黄光裕一改往日强悍的作风,开始和媒体、厂商、竞争对手等搞好关系,企图以“和谐”来为自己编织保护伞。但这份“和谐”并未维持太久。
黄光裕与母亲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2008年,黄光裕和母亲同时成了奥运火炬手,该年,黄光裕第三次登顶了中国首富,身价达到450亿,这是黄光裕最为荣耀的时刻。也正是在爬到顶峰的这一刻,黄光裕“失足”了。
就在奥运会后三个月、登顶首富的40天后,黄光裕被抓了,其妻子杜鹃潜逃,而伏线,正是2006年那次被查。当年为了过关,黄光裕千方百计找了一些人保驾护航,但在2008年,这些人已陆续倒台。
最终,判决认定黄光裕犯有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亿元,没收个人部分财产人民币二亿元。妻子杜鹃出逃被抓回,被判三年半,缓刑三年。
关于黄光裕的入狱,坊间有很多传闻,但大多未得到证实,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失去了主心骨的国美开始一蹶不振,京东、苏宁异军突起。
现如今,在这个流行“强强联合”的时代,只有国美依旧无依无靠,不知出狱后的黄光裕能将国美带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