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益谦:一位从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富豪,摆摊少年的逆袭之路
刘益谦:一位从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富豪,摆摊少年的逆袭之路
刘益谦
纵观中国富豪圈,刘益谦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存在。他的故事,远比我们想像的精彩。
他只有初中学历水平,却算得上真正的投资高手,30年来白手起家,积累了巨额财富,却依旧精力充沛,在中国资本市场书写着属于他的传奇。他就是上海新理益集团董事长刘益谦。世纪之交的中国,他曾是上海滩名噪一时的“法人股大王”,十年以后,他摇身变成名扬全国的“增发股大王”。
1963年,刘益谦出生于上海,由于从小性子顽劣,不服管教,刘益谦在读完初中以后就没有继续学习了。从学校出来后,刘益谦便走向社会,跟随自己的舅舅做起了卖皮包的生意。
刘益谦首先随舅舅学会了如何制作手工皮包,年幼的刘益谦很擅长学习,几个星期之后他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熟练地做出一只皮包,而此时的他已经开始不满足于这样简单的手工劳动,开始逐渐展现出自己的商业天赋。
在当时,刘益谦开始将制作皮包的方法交给其他的人,并且通过收购其他人制作的皮包,再转手卖出去赚取差价,不久之后刘益谦就可以每天赚得大约100元的收益,在当时那个年代,刘益谦的收入可以算得上十分不错了。
就这样,到了1983年,已经小有积蓄的刘益谦在豫园商城租下了一个小铺面,开了一家小百货店,经营日用百货。虽说收入比不上皮包生意,但是人却轻松了许多,收入也稳定了很多,并且也算是有了一个自己的门店,面子上也过得去了些。如果日子就这样过下去,如果刘益谦没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就不会有后面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就不会有那些惊人的传说。
由于那时去南方进货,坐火车回上海,经常下车后遇到打不到出租车的情况,刘益谦很快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1984年时,刘益谦拿出600多元考取了驾照,成为上海最早自己出钱考驾驶执照的人。那个年代,能够拿出600多元,也足见得他的勇气和魄力。4个月后,他果断地买了两辆车,成为上海滩最早的一批出租车司机,和哥哥做起了出租车生意。
其实,那时的刘益谦也只是在尽力地讨生活罢了。可是,这里是十里洋场——上海。上海曾是远东第一金融中心,生长于这里的人们普遍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市场关注度与敏感度和贯穿始终的金融潜意识。当时,国家为了经济建设,在民间发行国债,由于人们购买国债不是很积极,不少银行为了完成销售指标,只好打折销售甚至捆绑销售。100元面值的国债市价只有70元,而当时国债的年利率高达11.89%,仅折扣和固定利率,就能稳赚40%多。刘益谦觉得有利可图,于是开始炒卖国库券,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
如今我们欣慰地看到,中国经济已经实现弯道超车,进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改革开放初期,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享受到了资本市场繁荣发展带来的福利。 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走在行业前列的先行者。1990年,豫园商城发行股票,由于刘益谦在豫园商城城隍庙市场经营着铺面,于是在最先得到消息后,在别人还犹豫不决的时候,毅然拿出1万元,以每股100元的价位,买入了100股豫园商城。到1991年,刘益谦的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万元的天价卖出,净赚了近100万元。
1992年元月,“股票认购证”这一显然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东西亮相上海滩,已经掘到第一桶金的刘益谦在这张面值为30元的认购证上又找到了新的机会。和那些集中在黄浦区工人文化宫的人们一起,刘益谦成了上海滩第一批认购证的专业炒家。他又一次演绎了当年最激动人心的造富故事。当时,大多数参与者希望通过炒作赚取差价,但刘益谦计算后发现,股票认购证的中签率为10%左右,中签后其价格会超出成本很多。于是他以类似期货交易的手法大量高价收购认购证,认购证平均市价随之上升,在摇号后再抛出去。据他的回忆:成本30元一张的股票认购证平均以6000元的价格卖出,大概翻了200倍。
刘益谦似乎总能先人一步嗅到商机,捕捉到每一次市场转型带来的致富机会。
1993年,刘益谦在继续炒作认购证的同时,开始涉足股票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1994年底,已经拥有较为雄厚资金实力的刘益谦开始参与国债期货交易,在与多家机构做空327国债的过程中,他敏锐地发现了多头主力中经开的凶悍势力,他立刻由空翻多,躲过一劫。资本市场上的摸爬滚打使刘益谦很快地发现新奶酪,而此时的他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做个人投资者了,因为他发现更有吸引力的“资本金矿”是那些尚未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但这是个人投资者不允许进入的领域,刘益谦于是想到了成立公司。
2000年初,刘益谦成立了"上海新理益投资",很快地,新理益便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名声大振了。关于新理益,刘益谦说,这个名称三个字中的"益"除了与他本人的名字吻合外,也有"运用新的投资理念获取收益"的意思。对于刘益谦而言,他的确是把这一理念用到了极致。新理益很快就成为囤积法人股的大玩家。
2000年10月13日,新理益通过竞拍方式获得琼能源952万股法人股,成为其第三大股东。当市场中人士惊叹法人股是“中国股市最后一座金矿”时,新理益已将十几家上市公司的法人股纳入囊中,先后进入10多家上市公司前10大股东之列。财富的滚雪球积累使刘益谦感觉到了资本经营甜头,但他也逐渐地对实业有了兴趣,他开始尝试经营一家公司。
天茂集团
2002年12月,“新理益”以1.4亿元的价格收购湖北“百科药业”约20%的国有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百科药业的前身是总部位于湖北荆门的中天股份,中天股份主要生产聚丙烯及碳铵等化学工业品,1996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为1.03亿,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天集团(国企)。2000年,中天集团将所持有的中天股份国有法人股17131.3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1.43%),划拨给荆门百科高新,公司股票更名为百科药业。2001年3月,中天集团又与新理益签订协议,将其持有的3240.86万股,全部转让给新理益。2002年12月,百科药业的第一大股东百科高新也将其持有的12000万股,悉数转让给新理益。至此,新理益成为百科药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8.97%,刘益谦出任上市公司董事长。2006年,公司股票更名为天茂集团。
早在2001年,刘益谦热衷于法人股之时,就瞄上了当时还是百科药业的天茂集团。他在一个月之内从一家公司手中受让8.79%,继而从百科药业控股股东湖北百科高新投资有限公司手中收购20.175%,两项合计持股28.97%,耗资约2亿元,成为第一大股东。2003年,刘益谦坐上了天茂集团董事长宝座,一直持续至今,这也是刘益谦纵横资本市场30多年唯一一次坐上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交椅。纵观刘益谦在资本市场上的运作,虽然屡屡受让法人股、参与定增,谋得法人股大王、定增王称号,但都是通过自己的投资动营平台——新理益运作,以“炒家”身份,通过高抛低吸来获利,并无进入实业意图。唯独天茂集团,是刘益谦30多年来进入实业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刘益谦及其一致行动人共持有天茂集团股份62.29%。由此开始了刘益谦与湖北的缘分。
国华人寿
2007年,刘益谦控股的天茂集团以现金认购国华人寿发起股份5997万元,占国华人寿拟订注册资本3亿元的19.99%,作为第一发起人,与5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国华人寿。后来又花1.1亿元控股刚刚扭亏的天平保险,成功获得寿险、产险两块牌照。截至2020年,国华人寿注册资本为48.46亿元。净资本超过250亿元,稳居寿险行业前十。
目前,天茂集团作为投资控股型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从事保险、医药、化工业务。之前,受多方因素影响,天茂集团的原有业务发展并不理想,让刘益谦和当地政府十分头疼。但天茂集团作为上市公司,也作为国华人寿的创始股东,通过对国华人寿的一系列包装,将天茂集团最初持股19.99%到被稀释至7.14%,随后通过定增等形式,将股份逐步增持至51%,达到绝对控股股东地位,并将其装入上市公司天茂集团体系内。2016年7月,天茂集团发布公告,公司主业由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变更成保险业,正式变身为保险股。其中保险业务收入占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7%,由此,天茂集团从一家连年亏损的化工医药类企业,转型为保险类上市公司,盘活了天茂集团,刘益谦的这一做法得到了当地政府高度肯定。
2018年5月,国华人寿注册地由上海迁入武汉。
亨迪药业
2021年22日,由湖北天茂集团全资收购的医药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湖北亨迪药业在创业板成功上市。自此,刘益谦麾下又多了一家上市企业。上市当日,股价大涨44.65%,截至收盘报价37.32元/股,市值达90亿元,为刘益谦家族增加了41亿元的财富。
在成功入主湖北天茂集团后,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新理益频频出手,以受让或竞拍的方式先后进入北大车行、河北华玉、安琪酵母、威达医械等上市公司的股东行列。
新理益集团在立足资本市场的基础上,一直将房地产开发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投资开发、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介入房地产领域,以新理益地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为平台进行积极运作。本着对精致品质的不懈追求,以精准的投资眼光,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在当地开发建设高端住宅,实现品质人居生活,在地产投资与开发领域做出了骄人的业绩。在湖北荆门,立足高端豪宅及配套,积极推动国华·汇金中心、国华·温泉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打造高品质住宅及文旅康养综合体,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这一系列行动,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良好赞誉和赞赏。
从刘益谦的资本布局看,似乎更钟情于湖北,其个中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作为一个投资人,无疑是成功的。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刘益谦,在另一个领域也风声水起。
1993年,刘益谦就踏入艺术品投资领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的收藏范围从古代字画到现代油画,从珍稀瓷器到古代家具,从邮币到玉石,无所不包。
伴随着财富的增加,刘益谦已经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不再沉醉于纸醉金迷的生活。鉴于与妻子共同的爱好,夫妻二人开始了迈入专业收藏领域,每年花费巨大精力和财力在收藏领域。在古董收藏和艺术品拍卖方面,刘益谦更是大手笔,经常一掷千金,其挥金如土的英雄气概在收藏界被传为佳话。仅2009和2010两年间,刘益谦及夫人王薇二人砸向艺术品市场的资金高达20亿,成为中国收藏界最著名的一对夫妻档。不同的是,刘益谦主攻古代书画和古董藏品的收藏,王薇更偏爱收藏经典艺术和当代艺术作品。
对革命历史题材油画作品情有独钟的王薇,于2009年11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为建国60周年献礼的“革命的时代”红色经典收藏展,展览的成功使她下定决心,要将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付诸实施,那就是自己开办一家美术馆,常年公开展出夫妻俩二十年来的收藏。
上海龙美术馆
在他们的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和2014年,两座龙美术馆先后在上海浦东和上海徐汇滨江先后落成开业,王薇担任馆长,刘益谦则自封为馆长助理。
隔江相望的两座龙美术馆,如今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藏品最具价值的私立美术馆。平时收取价格低廉的门票,每月设有固定的免费开放日,完全是公益性质。
刘益谦夫妇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将个人收藏转化为公众资源,将物质财富转化为精神力量,让更多人一起来享受艺术品所带来的心灵感悟。
如今,刘益谦在上海、重庆、武汉已经拥有四间龙美术馆,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最令人瞩目的收藏家。其实,刘益谦在艺术品行业自称为“外行”,对一个“初中肄业”的人来说,属实有点强人所难了。但是,这些年,刘益谦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无往而不利,这背后自有他的独门道道。
在刘益谦的藏宝库里,有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作品:
宋人《瑞应图》5824万元,明代画家吴彬《十八应真图卷》1.6912亿元,《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如意耳葫芦瓶》8344万元,清乾隆御制紫檀“水波云龙”宝座8578万港元,古琴3000万,粉钻8000万,保时捷Targa1000万,陈逸飞《提琴手》200万。清宫廷皇家收藏著录《石渠宝笈》中记载的珍品,刘益谦有三十多幅,清初"四王"的作品,刘益谦藏有"三王",并一直遗憾于"这么多年没在拍卖场看见王时敏的珍品,否则就齐全"。
2010年11月20日,刘益谦花3.08亿元拍到的。王羲之草书《平安帖》
2013年9月,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800万美元(约5037万元人民币)竞得苏轼的《功甫帖》。
2013年12月,1.69亿元拍得古画《十八应真图卷》。
2014年4月8日,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上,以2.8124亿港元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买家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香港苏富比称,除本拍品外,存世的鸡缸杯仅有三件为私人收藏。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2014年11月27日,刘益谦在佳士得拍卖行的香港拍卖活动中出价4500万美元(3.48亿港币)买下有600年历史的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
2015年3月,以2.8亿元人民币拍下流失海外近200年的"明朝永乐御制红閰摩敌刺绣唐卡",回到祖国。
同年3月,刘益谦以1402.6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8690万元)拍得一件历经600多年历史的明代佛经,作者为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
2015年4月7日,刘益谦再以1亿139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9103万元)的天价拍下南宋时期的一件花瓶,这是南宋时期陶瓷器皿有史以来的最高拍卖价格之一。
2015年6月6日晚,北京匡时2015春拍“澄道———古代绘画夜场”,清宫旧藏《宋人摹郭忠恕四猎骑图》以估价待询上拍,起拍价6000万元,经多轮叫价,被上海藏家刘益谦以8050万元竞得,创下本季最贵古代书画成交纪录。
2015年11月9日晚,在纽约佳士得“画家与缪斯晚间特拍”上,刘益谦以170,40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0.84亿元拍下莫迪利安尼作于1917年—1918年的《侧卧的裸女》,创造了莫迪利安尼作品拍卖新纪录。这一成交价也令莫迪里阿尼的这件作品跻身世界第二高价艺术品。
纽约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总监Brooke Lampley认为:“此次上拍的《侧卧的裸女》可以说是莫迪里亚尼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且在过去5年里,莫迪里亚尼的裸女画始终都是每一位顶级藏家最渴望获得的艺术品。”
在拍卖场上一掷千金的豪气,除了要有雄厚的财力作支撑,还要有胆气和勇气。这一点,在刘益谦身上体现着淋漓尽致。
2020年2月26日,刘益谦家族以410亿元人民币财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胡润全球富豪榜》第386位。
2020年5月12日,刘益谦以312.5亿元人民币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71位。
2020年,刘益谦家族以400 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0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115位。
财富是别人的,命运是自己的。每个人都想逆天改命,但成功者往往廖廖。时势造英雄,刘益谦只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下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特定的人物,对于普通的我们,只有顺势而为,不要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也不要忘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