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顶格网 > 杂谈 > >正文

​中国核物理奠基人赵忠尧,竟成叫花子,抱咸菜坛子跑了大半个中国

摘要中国核物理奠基人赵忠尧,竟成叫花子,抱咸菜坛子跑了大半个中国 1950年8月30日,洛杉矶,一群身穿制服手持武器的美国联邦调查局人员突然冲上了一艘名为“威尔逊总统号”的邮轮...

中国核物理奠基人赵忠尧,竟成叫花子,抱咸菜坛子跑了大半个中国

1950年8月30日,洛杉矶,一群身穿制服手持武器的美国联邦调查局人员突然冲上了一艘名为“威尔逊总统号”的邮轮。他们上船后立即查扣了一大批行李,并对一批特殊身份的游客进行了详细盘问。

这批游客的特殊身份就是“中国人”,他们是赴美留学生、学者以及他们的家属,共计有一百余人。

联邦调查局的人不问青红皂白先扣押了一大批被托运的行李,共计有八个体积硕大的木箱,据说重量超过了800公斤。

邮轮船长和水手们对此感到非常疑惑,这些行李在上船前就开箱检查过了,全是一些书和笔记,根本没有任何易燃易爆的危险品,联邦调查局难道是想多读书?

联邦调查局对这些书根本没兴趣,他们关注的是这些行李的主人:钱学森。

他们此次的主要目标就是钱学森的行李,顺便也把船上其他的中国人进行简单的调查盘问。即便如此,这些学者随身携带的一些书籍、资料甚至部分科研器具也被他们强行没收了。

一番严厉地盘查之后,威尔逊总统号终于缓慢地驶离了美国西海岸,进入茫茫无际的太平洋,它的目的地是大洋彼岸的中国。

当时船上确实只有钱学森的行李,他的原计划是乘坐飞机回国,由于行李太多,所以便办理了托运。

谁也没有想到威尔逊总统号会因为此次航行,被中国人赋予了“国运之船”的称号,因为那艘船上的特殊乘客为后来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崛起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甚至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这些人,今天的中国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当邮轮离开风景秀丽的夏威夷群岛之后,船上的人们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因为这里是邮轮在美国境内的最后一站,他们终于完全摆脱了美国人的监控。

但是这个时候,美国联邦调查局却突然接到了一份紧急命令:威尔逊总统号上还要比钱学森更重要、更危险的人物,绝对不能让他回到中国,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把他拦下来!

这个人的名字叫:赵忠尧!

9月12日,邮轮抵达横滨港,正当船上的游客准备上岸去体验一下日本风情的时候,却发现邮轮迟迟不肯靠岸。紧接着,一艘军用快艇疾驰而来,几名美国宪兵急匆匆地爬上了舷梯。

他们通过船上的广播通知赵忠尧等四名中国学者立即到调度室。赵忠尧在甲板上就看到了美国宪兵,他担心这伙人是冲他来的,所以赶紧回到自己的船舱将一本重要的笔记交给了一位值得信任的朋友。

结果只有三个人来到了调度室,另外一名叫鲍文奎的农业专家当时正在船舱里睡觉,没听到通知。

美国宪兵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赵忠尧他们三个人就是从头到尾的彻底搜查,但是除了一些随身物品之外,什么也没有发现。

并且,在他们离开自己的客舱之后,其他的美国宪兵便立即冲进去开始大肆搜查,一张纸也没有放过。

最终,美国宪兵没有发现任何违禁物品,只是对于那些书和笔记,他们根本看不懂。因此他们以这些东西疑似机密信息为由,强行将赵忠尧等三人押上快艇,直奔横滨而去,船上其他中国乘客非常气愤,但却束手无策,这里是日本,美军的地盘。

赵忠尧三人被关押在了美军的监狱里,受到了残酷的审问和折磨,可是他们始终不承认自己携带了任何违禁或者涉密物品,也不接受美国人让他们回美国或者去台湾的建议。

很快国内就得到了消息,周总理非常重视,亲自指示外交部进行营救,并且将此事通报给了世界各大媒体。驻日美军没有料到,自己不过是扣押了几名中国人,竟然引起了世界舆论的轰动,连白宫都惊动了,是他们倍感压力。

要是在平时,在日本地界上,别说抓几个中国人,就算杀了他们也没人敢出声。万万没想到,临时接了一个命令,竟然捅了马蜂窝了,所以驻日美军这边就想赶紧把这几个烫手山芋扔出去。

在出手之前他们也询问了本土方面,这几个人,尤其是这个赵忠尧究竟是什么来路。美国本部方面的回复是:此人系世界顶级核物理专家,回到中国,有可能帮助中共政府制造原子弹!

中国人自己制造原子弹?太平洋司令部里的人都快要笑疯了,就凭这么几个人,拿着一点书籍笔记本,就想造原子弹。总部那些书呆子是不是感觉我们太清闲了,赶紧把这几个人扔到台湾去,让蒋介石收拾残局……

其实台湾方面也不愿意接手,虽然赵忠尧在学术界非常厉害,但是他研究的领域,也确实太不现实了,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原子弹?一百年以后吧!

不过台湾方面还是尽全力想留下他们,就算是个普通老百姓,蒋介石也不愿意让给大陆。所以,台湾派来的人在横滨苦劝赵忠尧等人。

不过,他们的算盘也没那么好打,连美军太平洋舰队都顶不住的国际舆论,老头子就能顶住?只要赵忠尧他们不松口,国民党根本没有办法。

赵忠尧等人在横滨被扣押了近个月,最终乘坐另外一班邮轮去了香港,而他的那本重要笔记本也得以回到手中。

至今美国方面仍然对当年放这些科学家回国懊恼不已,但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不认为中国具有自主研发的可能性,更不理解自力更生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么赵忠尧真的有那么厉害吗?为什么在“两弹一星”的故事里,我们很少听到他的名字呢?他究竟有什么本事呢?

瑞典诺贝尔评委会的委员对于赵忠尧的评价是:欠他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赵忠尧在美国留学期间曾师从密立根教授,此人也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赵忠尧按照他的要求进行了一项特殊实验,即观察高能伽马射线轰击物质时的现象,正是在这个实验中,赵忠尧第一次观察到了反物质。

这就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察到理论中的反物质,在物理学界的意义极其巨大。但是由于后来又有两位物理学家在重复赵忠尧的实验时出现了错误,他们最终没有观察到反物质,这也最终导致了诺贝尔评委会认为赵忠尧的实验不成立。

直到过了几年,另外一个科学家成功复制了赵忠尧的实验,并且观察到了反物质,这才证明了赵忠尧的成果。但是按照规则这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却颁发给了后者,赵忠尧与其失之交臂,评委会也深感歉意,所以发出了欠中国人一个诺奖的感慨。

当然,诺贝尔奖只是一个知名度最高的奖项,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赵忠尧对此完全不在意。他心里最重要的事情,是为我们贫穷落后的国家做出真正的贡献。

1945年,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而实际上这也是两次核爆实验。

战后,为了显示其大国实力,美国政府邀请了世界上最知名和最顶尖的物理学家现场观看原子弹爆炸。

赵忠尧也在被邀请之列,尽管他是核物理方面的顶级专家,原子弹爆炸会有多大的能量,有多大的破坏力,他早就心中有数。但即便如此,当他亲眼见到蘑菇云升起的那一刻,还是被惊呆了,在场所有的人都被惊呆了。

也正是在这一刻,赵忠尧的心里萌生了一个破天荒的想法,要造出中国自己的原子弹。而那时候,赵忠尧也受国内委托,在美国为中国大学采购核物理方面的实验器材。

当时最重要的核能实验设备就是质子加速器,赵忠尧手上的钱不够,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计划只在美国采购核心零部件,其他的周边设备则在国内采购,真的买不到,就想办法自己动手制造。

在1949年的时候,中美之间关系很微妙,有几个月的时间对双方之间的通行是完全开放的,监管也不严。赵忠尧便趁这个机会,将自己采购的加速机核心部件托运回国,而这台机器后来成了我们研发原子弹的重要基础。

尽管赵忠尧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国际物理学界都知道赵忠尧的水平很高,是全世界顶尖级的核物理专家。在采购加速机的间隙里,他还发表了多篇论文,在业界有很大的影响。

当他启程回国的时候,朝鲜战争正好刚刚爆发,中美之间的关系骤然紧张,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盛行,对共产党政权有极大的仇视,在他们眼里不允许任何有利于中共的事情发生,哪怕是说一句无关痛痒的评论都不行。

由此可见,当威尔逊总统号邮轮上一百多位学者要回国的时候,这帮人是有多么的愤怒。不过,美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这些极端势力的很多看法都被认为是异想天开,比如他们就比较担心,赵忠尧等人回国之后,会帮助中共造出原子弹。

当时的情况可能现在的人很难理解,准确地说,在那个时候全世界可能只有一个人相信中国将拥有原子弹,而这个人就是赵忠尧。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相信即便是中南海也未必会认为中国将会在短短十几年之后自己造出原子弹。

这就是印在基因深处的民族自信,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点点的星星之火,才有了今天我们的盛世繁荣。

联想一下今天,当我们说要制造全世界最顶级的光刻机时,立刻就有一些人跳出来,大言不惭地呼喊“不可能”!看看当年中国的老一辈科学家,这些人难道不会感到心中有愧吗?

尽管赵忠尧最后并未直接参与原子弹的研发制造,但他却是中国核物理科学毫无疑问的奠基人,说是始祖级的人物,也毫不为过。

抛开那台加速机不论,也不讲他对核物理研究做出的理论贡献,我们看看他的弟子:邓稼先、钱三强、程开甲、赵九章、王淦昌、杨振宁、李政道……

无论条件多么优越,没有人,什么事业都干不成;但是只要有了人,只要有了信心,我们就能把别人所说的不可能,靠着自力更生,拼出一个实实在在的“可能”!

赵忠尧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不仅有着学术界一流的水平和高深造诣,最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对国家、对民族无比赤诚的心。那是一颗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这篇文章之所以来介绍赵忠尧,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科技牛人,也不仅仅因为瑞典欠他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也仅仅因为他的学生后来真的造出了氢弹、原子弹。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一个一心一意为了中国的科技事业奉献一生的人。

赵忠尧是浙江人,自幼体弱多病,但是勤奋好学,成绩一直非常优秀。18岁的时候就考入了南京大学,4年后因学业优秀留校担任助教。

他的专业原本是化学,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他触类旁通,很多相关科目也有所成就,后来因为工作关系便担任了物理助教。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物理后来竟然成了他终身为之奋斗的专业。

在南京大学担任助教的同时,他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认识到未来中国要想崛起必须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学科,而物理尤为重要。

因此,他便在物理方面开始了深入地钻研和学习,他的这股劲头和突出成绩,得到叶企孙的青睐,很快便推荐他到清华任教。

清华当时是中国学术界的最高平台,在这里赵忠尧扩展了自己的眼界,增进了学识,同时也认识到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科技尤其是物理学方面的巨大差距。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爆发的时候,那个阶段欧美在基础科学方面接连取得突破,居里夫人、爱因斯坦、波尔等一系列科学家在理论和基础实验方面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

而爱迪生、西门子、特斯拉等杰出的发明家和工程师又很快将这些基础科学理论转化为了可大规模商用的科技产品,促使西方各国实力大增。

而中国当时不仅处于清末民初的混乱状态,生产力依旧处于农业社会的原始状态,一方面在钻研学习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理论,一面却看着国家因落后而衰败。

巨大的反差刺激赵忠尧下定决心一定要到国外去学习更加先进的科学理念,然后回来报效国家。

不久之后他便获得了去往美国留学的机会,也正是在这次留学美国期间,他成为了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人。

1931年,赵忠尧从美国加州大学毕业,然后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和原子核专家卢瑟福成为同事,一起进行研究工作,并且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不久之后,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抢占中国东北,听到这个消息,赵忠尧再也无法安心学业,他决定立即回国效力。

得知赵忠尧因为国家而决定暂停在英国的事业,卢瑟福深受感动,他送给了赵忠尧一个珍贵的礼物:50毫克镭。

镭是非常昂贵的放射性元素,尽管这种物质是居里夫人发现的,但她自己却根本买不起一克用于研究的镭。

不久之后,赵忠尧便带着珍贵的镭回到了祖国。

回国之后,他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科技精英,很多学生后来都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材,还有的在国外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随着日本人侵华的脚步不断逼近,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决定尽快将学校南迁,赵忠尧的和物理实验室也收拾行囊准备搬迁。

和物理实验室的器材和原料很多,都需要分门别类的进行装箱,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宝贝。但是在赵忠尧的心里,那50毫克镭却是最最重要的,那是无论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稀有元素。

为了保险起见,赵忠尧突发奇想把装有镭的铅筒放在一个不起眼的咸菜坛子里,等搬迁的时候一起装车,就算中途有人要抢劫或偷窃,也不会对一个破咸菜罐子感兴趣。

但是日本人的动作也确实是太快了,7月7日晚上日军突袭卢沟桥,不久便攻入北京。

实际上这个时候清华大学的搬迁队伍已经离开北京了,仅剩梅贻琦等完成扫尾工作,赵忠尧准备和梅贻琦一起走。不过,这个时候日本人已经闯入了清华园。

就在他们准备搭上最后一班车离开北京的时候,赵忠尧突然大喊一声,不好。

那50毫克镭忘记装上车了,必须拿回来。梅贻琦担心现在回去太危险了,但是赵忠尧非常坚持,无论如何都要把镭拿回来,绝对不能落入日本人手里。

无奈之下,梅贻琦只能先行上路,并对赵忠尧千叮万嘱,拿了东西立即回来。

赵忠尧当夜找到梁思成,在他的帮助下二人冒险偷偷回到清华园,日本人已经来过这里,并将这里再次洗劫了一遍,好在他们并不喜欢吃中国的咸菜。

赵忠尧从那天起就一直抱着这个咸菜坛子,梁思成请他和自己在一起,但他坚持要南下去找学校,和梅贻琦汇合。

日军的进展很快,华北地区很多地方都被他们占领,南下的路上到处是难民。赵忠尧出来的时候非常匆忙,身上什么都没带,无奈之下他只能和难民一起南下,一路乞讨。

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顶级的物理学家,竟然成了叫花子,说出来令人难以置信,并且这个叫花子走到哪里都抱着一个咸菜坛子。尽管看起来很奇怪,但那个时候,谁会对一个乞丐的怪异行为感兴趣呢。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瘦弱的赵忠尧终于找到了清华大学在长沙的分校,当梅贻琦在看到他的时候,根本就认不出来这是赵忠尧。

那50毫克镭尽管装载铅筒之中,但是辐射依然很强,赵忠尧胸前都快被烧烂了,可他始终无怨无悔。

赵忠尧对我国的核物理事业做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来说,如果没有他,我国拥有核武器的时间将会大大延后,这对于我国的国防安全是一个巨大隐患。

自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世界列强才真正放弃了侵犯中国的计划。

1998年5月28日,赵忠尧院士因病去世,享年96岁!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