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无权无势,为什么能击杀权势滔天的赵高,还不引发骚乱?
子婴无权无势,为什么能击杀权势滔天的赵高,还不引发骚乱?
子婴,是秦朝第三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在胡亥死后,继位成为“三世皇帝”。
赵高,是秦朝历史上最强大的权臣,杀掉秦二世后安然无恙,扶持子婴成为傀儡皇帝。
奇怪的是,子婴继位才第五天,赵高就被子婴刺杀,一代权臣突然谢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下这段历史。
秦王子婴
前207年,赵高杀害秦二世胡亥后,准备自己继位,但是群臣不从,只好推举秦国宗室子婴继位,并改称“秦王”。赵高让子婴斋戒,然后到宗庙去参拜祖先,接受玉玺,才算正式继位。子婴按要求进行斋戒,但是托病,坚决不去宗庙。赵高只好亲自到斋宫请子婴,而子婴则趁机刺杀了赵高,摆脱了傀儡地位,真正掌控了秦国。那么问题来了,无权无势的子婴,为什么能成功击杀权势滔天的赵高,并没有引发骚乱呢?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三大原因,下面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
赵高狐假虎威,他的权势来自皇帝授权,而没有自下而上的组织支持
胡亥在位期间,赵高打击宗室、排斥政敌、击败李斯、成为丞相、几乎完全掌控国政。看起来,赵高掌控着秦国上下所有权势,胡亥完全是一个提线木偶,任由赵高操纵。前207年,赵高“指鹿为马”,群臣几乎没有人敢反对,让赵高觉着胡亥已经可有可无,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但是,这却只是一个错觉。赵高取得的权势和地位,完全是因为胡亥的支持和信任。群臣畏惧或者听从赵高,是因为他代表着胡亥。归根结底,赵高的权利几乎完全来自皇帝授权,而没有自下而上的组织支持,所以看起来权势滔天,实际只是“狐假虎威”。
赵高杀害胡亥后,准备自己继位,群臣根本无人响应,他这才知道自己没有真正掌控秦国,只好支持子婴继位,希望能够继续操纵子婴,保全自己,而子婴也对这个形势,了解的清清楚楚。
秦二世胡亥
赵高疏于防范,给了子婴机会
从沙丘之谋开始,赵高取得胡亥信任,打击宗室和大臣、在朝堂安排自己的党羽,击败李斯、独掌朝政、杀害胡亥,赵高几乎算无遗策、一路顺风顺水,时间久了,难免会产生“一切尽在掌控”的傲慢情绪。历史无数次证明,在宫廷斗争中,傲慢永远是死亡的前奏。
赵高推举子婴继位,显然是认为子婴容易控制。所以,子婴托病不去宗庙时,赵高没有想到子婴在密谋刺杀他。赵高认为,只要自己亲自请子婴,子婴一定不敢拒绝,所以才托大,孤身一人进入子婴所在的房间。子婴则抓住机会,果断刺杀了赵高。
赵高
子婴谋划周密,准备充分
在刺杀赵高前,子婴做了周密的谋划和充分的准备,让赵高不会产生猜疑。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子婴主动示弱,完全接受了赵国的安排:改称“秦王”,而不是“皇帝”,并认真斋戒5天。让赵高相信子婴确实听话,容易控制。
第二. 子婴拒绝去宗庙的理由,是身体不舒服,让人抓不到把柄。这样,赵高会想:“如果我亲自去请,哪怕子婴不舒服,也不敢拒绝的”。
第三. 子婴精心挑选了3名参与刺杀赵高的人,分别是他的两个儿子和宦官韩谈,这三人陪他在斋宫,不会惹人怀疑。
正是因为子婴谋事周密,才成功骗过老奸巨猾的赵高,刺杀成功。
赵高死后,并没有强有力的同党帮赵高复仇,再次充分证明了赵高缺乏自下而上的强有力的支持者,所以也就不可能引发骚乱,子婴得以迅速掌控局势。大家不妨想想,如果赵高的权势是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依赖胡亥的授权,那么子婴还能轻易刺杀他吗?如果刺杀成功,子婴能够承受赵高追随者的反击报复吗?
本文由阳光旧事录原创,欢迎关注!
本文参考文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资治通鉴-秦纪3》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