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夜叉为什么成了孙二娘的绰号?母夜叉的由来
母夜叉为什么成了孙二娘的绰号?母夜叉的由来
喜欢看《水浒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孙二娘这个人物,相信大家对她的印象应该都停留在孟州道十字坡与张青开酒店卖人肉包子的画面。她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之一,菜园子张青的妻子,外号母夜叉,死后追封旌德郡君,梁山仅有的三位女将之一,在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中,孙二娘排在第一百零三位。
母夜叉孙二娘最初是在孟州道十字坡开了个酒店,孙二娘就是这家黑店的老板娘,《水浒传》一书中对孙二娘的描写是:“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 这位“母夜叉”跟她的丈夫之间的关系是倒过来的。丈夫武艺没她高,而且这个店也不是姓张,而是姓孙,为什么呢?孙二娘的黑店是祖传的,她父亲叫“山夜叉”孙元,是江湖前辈。武松眼中看到的这个黑店是“墙上挂了几张人皮,梁上吊了几条人腿”。所以这家店明里是开着酒店,但实际上是卖人肉包子的。武松被分配到孟州的时候,路过十字坡,夜宿孙二娘的黑店,差点就遭到孙二娘的毒手。幸好武松够机智,假装喝醉酒捉住了孙二娘,不然次日的客人就能吃到武松的肉做的包子了。最后还是在丈夫张青的求饶下才放了她,也正是如此,武松遂与张青、孙二娘夫妇相识,才有了后来率孙二娘夫妇等同上梁山的事情。
在梁山孙二娘 担任驻西山酒店迎宾使兼消息头领,迎来送往,打探消息,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条好汉,后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孙二娘被杜微飞刀打中,烟消玉陨了。
后来母夜叉常用来比喻凶悍,泼辣的妇女。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那人夫妻两个,亦是江湖上好汉有名的,都叫他做菜园子张青,其妻母夜叉孙二娘,甚是好义气。”
其实孙二娘在中国民间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一员,提起她,就让人不得不想到她那一手做的香喷喷的人肉包子。孙二娘擅长做人肉包子,也算是另类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武松的话来说,“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拿走去填河”,真的做到物尽其用,属于标准的“吃人不吐骨头”类型!孙二娘和别的江湖人物一样,有着一身的义气,为了拜把子兄弟武松,她能舍弃自己的家业,带着老公上山落草为寇。她敢爱敢恨,风骚大胆的性格,堪称野蛮女友的典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