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昆明的“煤缘”记忆
老昆明的“煤缘”记忆
在如今50岁以上的老昆明人中,提起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煤”,似乎都会有满腹的故事要讲,一位已快80岁,曾在黑林铺云南轮胎厂工作一辈子的老人就曾在工人医院的病床上与笔者谈及,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过来的人,都有着相同的经历。
记得那时,母亲做饭所需的煤要到远离市区的凉亭去“抢”,这对于孩子的母亲们而言并不简单。
如今已80多岁的老母亲前几天曾含泪给笔者讲起了当年大院内几位母亲如何去凉亭、北站“抢煤”的往事,那时昆明还没有如今的“昆明站”,只有货运西站、客运北站、凉亭货运站。
与笔者母亲同去凉亭抢煤的都是大院内的“妈妈”,为了能买到烧火做饭的煤,几位妈妈起个大早,6点钟不到便一起去凉亭“抢煤”,在凉亭货运站内铁道旁静候拉煤的货车,货车下完煤开走后,便一拥而上,把大块、大块的柴煤、烟煤装到事先准备好的麻袋内,再拿去称重、付费,然后用扁担挑着回崇仁街家中,而这样的“抢煤”,每年都会有几次。
上世纪70年代初的昆明,很多父母为避免孩子挨冻,便使用铁皮、泥制作了简易的小炉子,拴上两根铁丝带着去学校上课,记得在崇仁街与顺城街相连接的街口处,有个茶室。外公吃过早餐后便会带笔者和妹妹去布新小学上学。妹妹手上带着外婆为她做的“连掌”小手套,而我则提着父亲为我做的“小烘炉”,当走到茶室烧水的大炉子旁,外公会塞给烧炉、沏茶的伙计二分钱茶资,然后又让其用大火钳从炉子下取出两小块烧得通红的煤放到我的“小烘炉”内,这样可保证我一早上不致挨冻,后来才知道,为了这几块烧过剩的“煤核”,外公经常都会从家中带点新茶给茶室服务员。
如今的笔者,虽已记不清昆明人是何年、何月结束“抢煤”的,但亦然难以忘记当年与父亲、堂兄骑着从食堂借来的三轮车,到复兴村煤站拉煤的往事,当时的煤站已经在压制“蜂窝煤”。一大早,三轮车、单车就会排成一排,而父亲为了早点买到煤、把煤搬进家,早点把车还给食堂,都会最早在该煤站排队。
上世纪90年代初,如果需要蜂窝煤,只需把买煤的钱和运煤的钱结清,三天内自然会有人把煤送来,笔者当时住在石桥铺一栋四层楼的宿舍内,从一层到四层还专门有运送蜂窝煤的提升机,只需把蜂窝煤安放至提升机上,然后从提升机搬到外面楼道旁堆起来就行,实在是方便。
如今有了天燃气,昆明人再也不用为抢煤、买煤操心,不过,笔者还是很怀念那些消逝已久的时光。(张耀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