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鱼吃荷花”走红,引全国摄友围观拍照,专家带来详细解读
惊奇!“鱼吃荷花”走红,引全国摄友围观拍照,专家带来详细解读
近日,“鱼吃荷花”现象在网络走红,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吸睛无数,并引发国内摄影爱好者模仿拍摄。继成都工业学院九洲湖成为“鱼吃荷花”现象级网红拍摄地后,北京摄影爱好者也奔赴顺义郊区,拍下了难得一见的精彩时刻。
“鱼吃荷花”现象,是指草鱼奋力跃起冲出水面,争夺抢食盛放的荷花的过程。在高速相机的记录下,鱼的灵动、花的优雅,水的柔美呈现在同一组画面中,形成强烈的视觉享受。但有市民不解,“鱼吃荷花”为何会出现?
对此,记者邀请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新浪微博“开水族馆的生物男”的博主周卓诚先生进行了解读。
周卓诚介绍,鱼跃水面觅食的行为并不稀奇。据他了解,很多猎食性鱼类都经常跳出水面,去吃水面上的虫类或者鸟类。而作为植食性鱼类的草鱼,也可能跳出水面去吃水草或者荷花。一旦荷花开放,水中的荷叶就有所减少,鲜嫩的荷花就成为草鱼的食物。
周卓诚指出,“像杭州西湖等以荷花展示为主的自然景区,都会把荷花种植区独立圈围起来。在每年冬季结束,荷花开始春季生长前,景区管理者都会在荷区边撒药赶鱼,就是为了避免鱼类去吃鲜嫩的荷花、芽孢和荷叶,从而影响观赏类植物的生长展示”。他的这段说法,在相关新闻中得到印证。
记者检索发现,每年西湖都会进行“荷区清塘”工作。这是因为,刚种下去的荷花开始抽芽,冒出来的嫩芽正好是西湖里的草鱼、鳊鱼,最爱吃的,它们一旦咬破嫩芽,湖水就会顺着“伤口”灌进荷藕里,导致荷藕腐烂,影响荷花长势。在清塘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先用渔网驱赶或打捞的方式转移荷区里的鱼,如果还有“漏网之鱼”,他们就会往水里撒一些稀释过的漂白粉,鱼闻到不喜欢的味道,就会远离荷区。
为什么摄影爱好者能拍到“鱼吃荷花”的景象,周卓诚认为,这是因为被摄的水塘没有进行植食性鱼类的扑杀作业。那为何众多草鱼同时抢食荷花,周卓诚表示,从草鱼自身角度讲,它可能不知道荷花的口感很鲜嫩,很好吃,但鱼不只有7秒记忆,其实有着持续性记忆,所以一旦有草鱼吃过一次,它会尝到甜头继续捕食。另外,鱼类动物是机会主义者,发现同伴在做一些比较奇怪或不合时宜的事,就会跟风效仿,毕竟它们要不断寻找新的事物源让自己吃饱。
文字 | 北京晚报记者张骁
编辑 | 孟紫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