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蹴鞠小英雄》:宋代全民运动,汇聚于蹴鞠上的宫廷休闲文化
国漫《蹴鞠小英雄》:宋代全民运动,汇聚于蹴鞠上的宫廷休闲文化
前言
蹴鞠作为中国古代足球运动的起源,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最早的蹴鞠是为了军队训练所出现的一种锻炼士兵的方式,慢慢的士兵从中发现了乐趣,这种以踢球为乐的活动就传到了民间。而中国古代蹴鞠活动发展最为昌盛的一个朝代就是宋代。
宋代自皇帝以下几乎所有人都热爱蹴鞠运动,而最有名的蹴鞠运动爱好者就是宋徽宗赵佶。06年播出的动画片《蹴鞠小英雄》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发生在宋代的,关于蹴鞠的故事。
以球定天下——蹴鞠运动与宋代宫廷政治的联系
《蹴鞠小英雄》中提到的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在宋代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高俅。宋徽宗酷爱蹴鞠,而大奸臣高俅就凭借着一身出色的球技,深得宋徽宗的喜爱,赐他以高官厚禄。
但高俅这个人生性自傲自私,为了一己私利而残害忠良。在动画片中,他通过自己的权利操纵比赛的胜负,而北方的金人强势入侵,提出以蹴鞠定胜负来决定国家存亡。足球小将柳富生和张俊等人,为了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间,与高俅斗智斗勇,最终击败了金人,携带着宋徽宗赏赐的金靴逃离到西域,将中国的蹴鞠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尽管动画片有着一定的虚拟成分,但他所讲述的却正是宋代社会的真相,宋代蹴鞠运动的发展与帝王的个人喜好不无关系。当时的宋代是中央封建统治的高度集中时期,因此帝王的嗜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家政策与社会风气。
自宋太祖开始,宋代帝王对于蹴鞠的喜爱便已经崭露头角。明代作家徐明秋的《玉芝堂谈荟》中就记录了一幅元代画家钱选所画的蹴鞠图,上面画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以及丞相赵普,大臣石守信等人,一起以蹴鞠为乐的画面。这幅蹴鞠图就蕴含着当时宋代的政治形态,君王手中握有全部权力,而臣子们只是作为君王的依附。
宋朝本身是一个分裂中的王朝,北有金人,辽人,南有西夏,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少数民族政权对于中原政权有着强烈的碰撞。再加上宋朝以文治国的国策,使得宋代积贫积弱,在战争中胜少败多。宋代与其他国家的交流,通常都是以和平的方式来进行。
《宋史太祖本纪》中有记载:
太平兴国元年冬十月辛酉,契丹来贺乾明节,已巳,幸京城西北。观卫士于契丹使骑射,遂宴苑中。
这种文化交流形式,成为了宋代外交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而蹴鞠比赛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其中,展现宋朝国力的一种方式,因此蹴鞠运动就拥有了一定的政治性,在招待外交使节的宴会上,往往会有着表演性质的蹴鞠运动,这不仅仅体现出宋代统治者对于蹴鞠的重视和痴迷,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来访使国的文化。蹴鞠运动的外交性增长的同时,其娱乐性质也相对降低。
宋代是儒家思想发展到达顶峰的一个朝代,再加上宋代本就积弱的国力,因此以和为贵的思想在外交政治礼节中相当重要。统治者崇尚和平,不仅仅是因为其在思想上的顽固,也是受国家实力所迫,不愿启动战端的表现。而这种守旧思想也使得和平在国与国之间的重要性大幅提升,因此在蹴鞠上的交流就使得外交政治更加紧密。
由于繁华的经济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娱乐享受——蹴鞠运动从军队训练变为娱乐活动的转折
宋太祖赵匡胤所采取的以文治国的国策,正是因为他是从五代十国的战乱中走出来的马上皇帝,唐代末期,由于政治权力分散所导致的藩镇割据现象,让宋太祖引以为鉴,所以他建国之后,“杯酒释兵权”,收归了大量权力,而且不断的重用文人,因此宋代军队实力开始慢慢变弱。
宋太祖本人极其热爱蹴鞠运动,蹴鞠运动一开始的诞生是为了训练军队,在它演变过程中也只是局限于军队,作为军队军士们的一种娱乐活动。而到了宋朝时期,正是由于统治者的这种热爱,蹴鞠运动开始变成了一种宫廷的娱乐活动。
宋太宗赵光义,则是在这种娱乐项目上的佼佼者,他本人不仅热爱书法,对于蹴鞠运动同样也是不知疲倦。宋史本记中有记载:
三月戊子,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蹴鞠大明殿。
从这种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仅是君王,大臣们也要掌握一手好的球技,才可以和君王共同享乐,得到君王的宠幸。但是宋太宗本人处理政事的能力还是很高,在他统治期间,宋王朝的国力处于一个稳步发展的状态,但是正所谓安定是慢性毒药,这种稳定的周边环境,再加上政治文化的发展,使得宫廷生活中开始越来越寻求享乐,蹴鞠也更加变得娱乐化。
高俅这种人的出现,正是诞生于这样一个时代。宋徽宗是蹴鞠运动的传播与建设上,最突出的帝王。他将那些民间的蹴鞠高手们提拔到了士大夫之列,而且自己也积极参与出去比赛。在他统治期间,宋朝不仅仅宫廷,民间也开始兴起了娱乐奢侈的风尚。而他最喜爱的人就是高俅。
高俅原本只是东京街头的一个小混混,只不过常年在街头踢蹴鞠,所以练就了一身高超的本领,球技非常的花哨,让人拍案叫好。而都王尉家的公子,就特别喜欢高俅的球技,把他纳为了自己的亲信,宋徽宗登基之后,开始专心钻研自己的喜好,因此当然不会错过高俅这样的“奇才”,于是他赶忙召见了高俅,在见识了高俅的球技之后,不仅仅赏赐了高俅很多奖励,还把他任命为自己的亲身随从,一直做到了太尉。这种以球技作为官员晋升的资本,必然会使得政治变得颓废和腐朽。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却不受重视,因此宋徽宗时期农民起义现象严重,大家都打着征讨高俅的名义。
到了宋代的后期,在共同生活中蹴鞠运动的地位就越来越高了。宫廷政治的演变正是一杆标尺,它标志着一个皇帝在政治上的清明程度。在宋太祖时期,虽然同样重视蹴鞠运动,但他更多的把它当成一种军中训练和政治外交的工具,而且赵匡胤曾经下令,不允许将相沉迷于此,以免荒废政事,但是到了北宋后期,这种命令形同虚设,所有的大臣们都在研究如何提高自己的球技,讨得皇上欢心。
这种仅仅为了享乐的奢侈之风,让北宋的吏治与政治文明加速腐化。蹴鞠运动不再是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而是变成了一种政治工具和上位的阶梯。
比科举考试还要重要的蹴鞠——蹴鞠运动在士大夫文学方面的展现
宋代中国的科举考试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可以说是达到了公平合理的境界。无论你是平民百姓,还是官宦子弟,到了科举的考场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有有真正才能的人才能够通过科技考试进入到朝堂之上为官为相。同样由于宋代以文治国的国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这样一来,没有通过科举而落榜的人也就越来越多。
这些人为了得到升迁的机会,开始走一些旁门左道来博取欢心。在这其中,有一手高超的蹴鞠技巧也是非常重要。很多的人都通过这一点得到了重用。
同样在文学创作上,由于促进运动在宋代的重要性,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在那些文人墨客的作品中。
陆游的残春中就有着这样一句:
乡村年少哪知此,处处宣乎蹴鞠场。
再例如宋代大臣徐铉的《奉和御制要毬》中对于当时的蹴鞠画面这样写道:
雷传画鼓偏增气,星度飞毬欲映空。
从上面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不仅仅自身对于蹴鞠运动有着热爱和积极的参与度,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是不吝赞美之情,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蹴鞠运动在宋朝的受欢迎程度。
宋代的文人们在思想上受着程朱理学的影响,压抑和禁欲的思想封锁整个宋朝的文化,因此这些士大夫们只能在娱乐活动上寻求解放。而蹴鞠运动正是这样一种可以放松人的身心,让人从中得到快乐的活动形式,因此士大夫们才会在诗文中如此表达自己对蹴鞠的喜爱之情。
结语
《蹴鞠小英雄》这部动画片讲述的是蹴鞠这项古老的运动在宋代时期的发展,虽然是虚拟的冒险故事,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促进运动在宋朝政治中所起到的作用,这种具有娱乐性的项目,不仅仅在宋代,在如今的中国也是非常受欢迎。希望这种古老的蹴鞠运动,在今天的中国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事林广记戊集》
《蹴鞠谱》
《图说中国古代足球》
《挥麈后录》
《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蹴鞠部》
标签: